吻秋风 > 历史军事 > 糜汉 > 第一百九十一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

第一百九十一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(2 / 3)

谋划,因此便不再言语。

在当初法正病逝之前,曾写过一封信给孟达。

在那封信中,法正向孟达言明,他会向刘备求情饶孟达一命,但之后孟达便要在糜旸麾下辅左他。

因为当年一同逃难的关系,所以法正与孟达的关系,乃是十分亲密的。

当初正是因为法正还在世,所以孟达在张飞兵临城下后,才乖乖选择了投降。

因为在孟达看来,法正是肯定能保住他一条命的,后来的发展,果然不出孟达所料。

至于法正在信中提及的,让孟达好好辅左糜旸一事,孟达心中并没有抵触。

一方面是因为法正与糜旸的关系,另一方面是糜旸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。

跟在他的麾下,虽然目前只是一军司马,但随着糜旸一步步的成长,他孟达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一日。

在这种心思之下,孟达目前对糜旸还是处于愿意为他效力的状态。

当然孟达并不是忠贞之士,如果糜旸未来的发展并不如人意,他孟达自然会为自己找好退路。

对于孟达,糜旸是处于一副用而不信的状态,孟达是有才能的,只是他的品质令糜旸无法信任他。

因此在阻止了孟达的发言之后,糜旸便令孟达与丁奉、丁封几人往城外督促大军尽快安营扎寨。

作为宿将,让孟达几人负责此事也是人尽其才。

在不那么信任的几人离去之后,糜旸方才起身看向在大厅中留下的属下。

吕乂、邓艾、张嶷这三人,才算是他目前可以信赖的核心班底。

还有一人王洪,本来他之前被刘备任命为上庸县长。

后王洪在到达上庸后,因为刘备废东三郡合并为汉兴郡,所以王洪被改任为房陵县长,上庸县长则为申耽担任。

所以他目前并不在上庸城中。

糜旸最后看向吕乂言道:“在吾走之后,季阳一个人留在城中,要多加小心。”

方才糜旸当众任命吕乂为郡丞,并且让其掌管大军的粮草一众事宜。

这种职务性质,就需要吕乂留在上庸城中,为城外的糜旸与城中的申耽,充当着沟通桥梁的作用。

从某一方面来说,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吕乂要远离大军,一个人留在上庸城中一段时间。

这是有着一定的风险的,因为吕乂身为糜旸信任的人,他早就糜旸有对申氏兄弟动手之意。

但吕乂面对着糜旸的担忧,他脸上却无惧怕之色显现。

他只担心糜旸受人蒙骗,毫无作为,又怎么会担心糜旸对他委以重任呢?

吕乂对着糜旸一拜后答道:“府君信任,义定不负府君所望。”

“府君尽管安心操练士卒,大军所需一应粮草,乂定然会尽心筹措,不让府君有缺粮之忧。”

在吕乂这么说之后,糜旸伸手拍了拍吕乂的肩膀。

...

在申耽领着一众僚属离开大厅中之后,他身旁的一位亲信对着申耽私语道:“兄长观新任府君如何?”

这名亲信是申耽的一位近支族弟,往日中因为这位族弟颇有智谋,所以深得申耽器重。

当初虽然申耽将妻子及大部分宗族人员都迁往成都,但那些人员当中,主要以老弱妇孺为主。

至于一些族中青壮,申耽当然是留下来辅助他掌管上庸政务了。

在这名族弟询问之下,申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,“糜子成名将之姿,专心军务,这是好事。”

在说完这句话后,申耽又对着这名族弟吩咐道:“在糜子成在郡中的时间中,让族人都收敛一点,不要让一些庶民冲撞了他,否则事态就不好控制了。”

“再者,若吕乂只是要求筹措粮草之类的话,命府中上下官吏都要尽力满足他的要求。”

“吾料不出一年,糜子成就会率军离去,吾等再须忍耐一年时间即可。”

听到申耽如此说,这名申耽的族弟弯身领命,随后便离去传命去了。

在这名族弟离去之后,申耽扭身看向身后的大厅。

他现在距离大厅甚远,当然看不到糜旸在大厅中做什么,但却不影响他心中有着猜测。

从申耽的视角来推断,糜旸可能就是汉中王刘备派到地方来历练的。

一旦等将来与北方的战事一起,那么以糜旸过往的功绩,是肯定会率军参战的。

在这种猜测之下,申耽对糜旸今日的所作所为,并未有太大的疑心。

只要他能满足糜旸的要求,想来糜旸亦不会太过为难他,与之前的刘封、孟达一样。

在看了一会大厅,觉得想不出什么之后,申耽便转身离去。

只是可惜申耽没有上帝视角,他不知道的是,还未到汉兴郡中时,糜旸的心中早就有着一个清除计划。

...

最新小说: 春天的抵抗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万历新明 大秦九皇子: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屯兵百万,女帝带娃找上门 风起大兴 开局老婆送上门,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再世潘金莲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坑王小传